亚米契斯简介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军旅生涯。1865年,他参加统一意大利的第三次独立战争。1866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这段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军队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爱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68年,他发表从军日记《意大利军旅生活》,描写了一个在意大利统一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的故事,因饱含爱国热情,引起巨大反响。此后,他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伦巴尔多的小提琴》《工人的女儿》《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等作品。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章每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亚米契斯细腻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每一则故事都让人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全书充满了温馨的人性之美,是一部充满爱与温情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深受读者的喜爱。至今,《爱的教育》已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有一百多种盗版本,销量已超过150000000册,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之一。
在创作《爱的教育》时,亚米契斯已年近五十。他耗时近十年才完成这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不仅如此,他还为许多报刊撰写文章,出版过包括诗集、游记、散文集、小说在内的多种著作,其中的一些译本早已脍炙人口。例如,他写的《少年侦探》(原名《卡尔美拉》)就深受读者的青睐。这部以侦破案件为题材的作品,再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侦探卡洛斐洛的形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品问世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受读者的欢迎。
在《卡尔美拉》中,有一个叫卡洛斐洛的少年,他是一个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洛斐洛十分痴迷于集邮,他就像是一个小侦探一样,用自己的细心、敏锐和智慧,侦破了一桩桩邮票失窃案。卡洛斐洛的集邮册非常精美,这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制作的。他的集邮册里贴满了世界各地的珍贵邮票,这些邮票被他保养得像新的一样。因为邮票的缘故,卡洛斐洛结识了一个好朋友,那就是住在他隔壁的纳利。纳利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因此经常遭到一些调皮孩子的嘲笑和捉弄。然而,卡洛斐洛却从不像其他人那样对待纳利,他真诚地关心和帮助纳利,两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卡洛斐洛经常把自己心爱的邮票拿给纳利欣赏,有时他还会送一些邮票给纳利作为礼物。在卡洛斐洛的影响下,纳利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一天,卡洛斐洛发现自己放在课桌里的集邮册不见了。他焦急万分,四处寻找,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他猜想一定是有人趁他不注意时偷走了他的集邮册。卡洛斐洛十分伤心,因为那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收集起来的宝贝。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把集邮册找回来。于是,他开始暗中调查,留心观察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经过一番周密的侦查,卡洛斐洛终于发现了偷走他集邮册的“小偷”。原来,这个“小偷”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弗朗蒂。弗朗蒂因为嫉妒卡洛斐洛拥有那么多珍贵的邮票,所以趁他不注意时偷偷地把他的集邮册拿走了。卡洛斐洛知道真相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弗朗蒂理论,而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要回自己的集邮册。
第二天,卡洛斐洛故意在弗朗蒂面前炫耀自己新收集到的一张非常珍贵的邮票。弗朗蒂见状,果然上钩了。他假装友好地跟卡洛斐洛聊天,趁卡洛斐洛不注意时,偷偷地用自己的集邮册跟卡洛斐洛的那张珍贵邮票做了交换。卡洛斐洛拿到自己的集邮册后,心里非常高兴,但他并没有把弗朗蒂的集邮册占为己有。他把弗朗蒂的集邮册还给了他,并告诉他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了。弗朗蒂看到自己的集邮册失而复得,而且还得到了卡洛斐洛的原谅和教导,感到非常惭愧和感激。从那以后,他彻底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亚米契斯一生创作颇丰,其中《爱的教育》《卡尔美拉》等作品更是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著称于世。他的作品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更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今,亚米契斯的作品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传颂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