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是山东省的城市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90万。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鼻祖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经济繁荣、文化鼎盛。
济宁市境内有京沪铁路、新兖石铁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济宁机场已经通航,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济宁是山东省政府批复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2018年,济宁荣获“国家森林城市”。2020年,济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4.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9.0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888.4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72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构成为11.8:42.0:4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369元,增长3.2%。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先后出现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这里称作“任国”,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为任城县。“济宁”之名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当时设济宁路总管府,驻济州(今任城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仍治济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济宁州,仍治任城。正统年间置济宁州判,驻嘉祥。清代济宁为直隶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济宁直隶州,辖金乡、嘉祥、鱼台三县。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济宁州,直属山东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济宁州为济宁府,辖曲阜、泗水、宁阳、汶上、滋阳(今兖州)、嘉祥六县及济宁直隶州。中华民国废府设道,济宁为兖济道治所。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济宁直属山东省。
济宁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起伏,中部有曲阜—邹城—兖州—宁阳—汶上—梁山一线低山丘陵,西部黄泛平原,地势较坦荡,河流纵横交错,湖泊密布,尤以北部最大。京杭运河流经市区南部,自东向西,斜贯全市,形成南北水陆交通干线。全市最高点凤凰山海拔648.8米,最低点位于鱼台县境内,海拔34.5米。
济宁市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库星罗棋布,是山东省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有大小河流150多条,总流域面积15590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0.27公里/平方公里。济宁市河流均属淮河流域,大都发源于泰沂山区,呈放射状流向西南、西北平原地区,分别注入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微山湖,形成鲁西南水系。除上述自然河流外,还有京杭大运河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
济宁市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共有维管植物127科、428属、872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6科、9属、15种;裸子植物5科、11属、19种;被子植物116科、408属、838种。境内栽培作物种类多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大豆、高粱、谷子、水稻、黍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烟草等。木本植物以杨、柳、榆、槐、椿、泡桐、侧柏、刺槐、苹果、梨、桃、杏、枣、柿、山楂等品种为主。水生植被40余种,分布广、面积大,主要为芦苇、蒲草、莲藕、芡实、菱角等。药用植物共计120科、357种,其中菏泽市牡丹区的牡丹、芍药,嘉祥县的菊花,汶上县的蔓荆子,济宁北湖的荷叶、莲子、芡实、菱角等,古今闻名。济宁地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动物共有4纲、29目、76科、357种。其中,鸟类23科、150余种,主要有麻雀、喜鹊、灰喜鹊、斑鸠、啄木鸟、猫头鹰、翠鸟、燕子、布谷鸟、雁、雉、杜鹃、百灵、黄鹂等。
济宁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70余种。以煤、铁、稀土、石灰岩、石膏等矿产储量丰富而著称。其中,煤炭地质储量250多亿吨,占山东省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等地;铁矿探明储量7亿吨,主要分布于泗水、汶上、嘉祥;稀土矿储量1275万吨,是国内唯一的微山式稀土矿;石灰岩遍布全市各县市区,储量约90亿吨;石膏已探明储量4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此外,还有铜、铅、锌、钴、钼、金、铀、锆英石、电气石、自然硫、磷、钾长石、石英、云母、高岭土、膨润土、滑石、蛭石、珍珠岩、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等,在山东省占有重要位置。
济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成为了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无论是探访历史遗迹,还是欣赏自然风光,济宁市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