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读,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修身养性、增进学识之佳径。今余欲述一文,兼涉文言文原文、字词解析及现代汉语翻译,以期诸君共赏,同沐古典文化之甘霖。
昔者,有士人名曰子衿,性嗜学,昼夜不辍。一夜,月隐星藏,万籁俱寂,子衿独坐书斋,秉烛以继晷,展卷诵《论语》。其文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衿低吟浅唱,字字珠玑,宛如清泉石上流,洗涤心灵之尘埃。
且说“学而时习之”,“学”,乃求知也;“时”,适时之谓;“习”,复习、实践之意。此言学习之道,贵在持之以恒,新知既得,须适时温故知新,方能融会贯通,乐在其中。子衿深知此理,每有所得,必反复咀嚼,以求甚解。
又言“有朋自远方来”,“朋”,志同道合之友;“远方”,空间之遥,亦或心灵之远。此言交友之乐,不以地域为限,志同道合者,虽远必达,相聚一堂,共话桑麻,心灵契合,其乐无穷。子衿常以书会友,虽身居斗室,而心怀天下,友朋遍布四海。
再论“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他人不解己意;“愠”,怒也。此言君子之德,不以人不知己而怒,胸怀坦荡,淡然处之。子衿读书之余,亦常思己过,修身养性,以求内外兼修,成为真正之君子。
烛光照耀下,子衿眉头紧锁,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显然已沉浸于经典之智慧中。继而又诵《孟子》一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段文字,气势磅礴,振聋发聩。
“天将降大任”,“大任”,重大使命也;“降”,赋予之意。此言英雄豪杰之诞生,必经一番磨难,方显其非凡。子衿读至此,不禁暗自思量,人生于世,岂能碌碌无为?唯有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
“必先苦其心志”,“心志”,意志与信念;“苦”,使受苦也。此言磨练意志,必先经历心灵之苦,方能坚定信念,不为外物所动。子衿深知,学问之道,亦如人生之路,唯有砥砺前行,方能登堂入室。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筋骨”,身体之力;“体肤”,肌肤之感。此言身体之磨练,亦是成就大事之必经之路。子衿虽久坐书斋,然亦不忘强身健体,常以文武之道,相辅相成。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空乏”,空虚匮乏;“行拂乱”,行为受阻,计划打乱。此言物质之匮乏,行动之挫折,皆为考验人心之试金石。子衿读书之余,亦常关注世事,深知人生无常,唯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应对万变。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使心志动摇,性格坚韧;“增益”,增加、提高。此言经历种种磨难后,人心将更加坚定,能力亦将有所提升。子衿读罢,心中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之道路,虽布满荆棘,却充满希望。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子衿依旧手不释卷,沉浸在古典文学之海洋中。时而高声诵读,时而低声吟诵,仿佛与古人对话,汲取智慧之甘露。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再读《诗经》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以雎鸠之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之倾慕。其中,“关关”,鸟鸣声;“雎鸠”,一种水鸟;“窈窕”,美好之貌;“淑女”,品德高尚之女子;“君子”,品德高尚之男子;“好逑”,佳偶也。子衿读此,不禁心生向往,愿自己亦能如诗中君子,寻得一位窈窕淑女,共度此生。
时光荏苒,不觉东方渐白,子衿收卷起身,心中满是收获之喜悦。秉烛夜读,不仅增长了学识,更陶冶了性情,提升了修养。此情此景,将成为子衿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之经历。
自此以后,子衿更加勤勉于学,日夜不辍,终成一代大儒,为后世所敬仰。其秉烛夜读之故事,亦成为激励后人勤学不辍之佳话。
诸君观之,秉烛夜读,非但为求知之道,亦为修身养性之法。愿诸君亦能如子衿般,勤勉于学,不负韶华,成就一番事业,为人生添上浓墨重彩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