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资源网

文章频道 软件下载 安卓下载 苹果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最新资讯新闻资讯 → 《〈水调歌头〉:苏轼笔下的月圆人缺,寓意深远的千古绝唱》

《〈水调歌头〉:苏轼笔下的月圆人缺,寓意深远的千古绝唱》

时间:2025-02-18 08:28:09人气:3作者:网友整理
苏轼诗词大全app手机版(精选苏轼诗词430首) v2.0 安卓版
苏轼诗词大全app手机版(精选苏轼诗词430首) v2.0 安卓版 for Android
  • 类型:安卓学习阅读大小:2M语言:简体中文 评分:3.0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想必大家都了解,关于他的诗词我们在初中高中都学了不少,喜欢他...
立即下载
苏轼全集手机版(苏轼诗歌阅读交流平台) v2.9.0 安卓版
苏轼全集手机版(苏轼诗歌阅读交流平台) v2.9.0 安卓版 for Android
  • 类型:安卓学习阅读大小:35.30M语言:简体中文 评分:3.0
  • 嘤嘤嘤,感觉今天的分享量要不达标了,继续加油!苏轼全集手机版帮你搜集了苏轼的所有...
立即下载
笔下趣阁app手机版(小说听书) v7.6.201909 安卓版
笔下趣阁app手机版(小说听书) v7.6.201909 安卓版 for Android
  • 类型:安卓学习阅读大小:39.84M语言:简体中文 评分:3.0
  • 各位书迷们喜欢看小说吗?那你喜欢看的小说是不是免费的?小编给你推荐一款免费的小说...
立即下载

《水调歌头》全文解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之夜。彼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州,与其胞弟苏辙已有六七年未见。在这个本应团圆的中秋佳节,苏轼携友人登超然台饮酒赏月,面对皓月当空,心潮起伏,遂挥毫泼墨,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词章。

词开篇即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在皎洁的月光下,他举杯向青天发问,这一问,既是对宇宙奥秘的探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仿佛要脱离尘世,遨游于九天之上,去探寻那未知的天宫岁月。然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又将他拉回了现实。他虽渴望乘风归去,却又担心那琼楼玉宇的高寒,自己难以承受。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将思绪从天上拉回人间。他在月光下起舞,影子随形而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让他觉得人间亦有其美好之处。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穿透朱阁、绮户,照耀着无眠之人的景象。这里的“无眠之人”,既是诗人自己,也是那些因离别而难以入眠的人们。接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月亮的“责备”。在他看来,月亮本不应有恨,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显得那么圆满呢?这种看似无理的责问,实则是对人生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月之阴晴圆缺比喻人之悲欢离合,指出这些都是人生常态,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种豁达的人生观,既是对现实的接受,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诗人以美好的祝愿收束全篇。他希望远方的亲朋都能平安快乐,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色。这种超越时空的深情厚谊,既是对亲情的珍视,也是对友情的颂扬。

从艺术特色上看,《水调歌头》以其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著称。诗人以月为中心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诗人既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又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艺术美感。

此外,《水调歌头》还以其深情厚谊和豁达人生观而深受读者喜爱。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亲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理解。他既看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又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既是对个人的鼓舞,也是对社会的启示。

在结构上,《水调歌头》也显得紧凑而有序。上片以问月开篇,以人间收束;下片则以月照无眠之人切入,以美好祝愿收篇。整首词既前后呼应,又层层递进,使得主题思想得以深刻揭示。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节奏感,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总之,《水调歌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艺术特色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才华与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和豁达人生观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相关文章

感谢速联科技、八度网络、九九数据、亿恩科技、群英网络赞助部分带宽!

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2-2020 95262.com 【数码资源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28507号-1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