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广岐并未被判刑。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员,尤其在唐山大地震期间,他的勇敢决策挽救了无数生命。
1976年,时任地震局专家的汪成民教授预测到河北可能会发生六级以上的地震。这个消息引起了青龙县委书记冉广岐的重视。青龙县距离唐山不足100公里,一旦地震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汪成民教授在唐山召开的地震工作经验会上提到他的预测,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预测,只有青龙县的代表王青春认真听取了。他回去后,一字不漏地将这个预测报告给了县委书记冉广岐。
根据我国的政策,县里没有权利发布地震预警,只能一步步请示到省里,在省里批示后,县里才有资格发布地震预警通知。然而,这样的流程会浪费大量时间,一旦地震真的发生,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这样的困境,冉广岐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冒险一试。他连续三天没有休息,反复思考着这个重大决定。
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冉广岐力排众议,果断下令全县上下进入为期十天的地震预警状态。他要求全县无论男女老幼都要“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逃离到安全位置。同时,他还要求全县干部必须通知到每家每户,把地震消息如实告知,并全县上下一律开窗,熟悉县里的地震棚,全县进入了地震紧急状态。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都不理解冉广岐的做法,认为汪成民教授的说法甚至不能得到证实,现在就在全县上下大动干戈,太过于草木皆兵了。而且,一旦汪成民教授的预测不准确,冉广岐的行为无异于自作主张,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然而,冉广岐却坚定地表示:“万一发生地震了呢?用我头上这顶乌纱帽保护全县几十万的生命值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龙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地震预兆。黄鼠狼四散而去,温泉的水温上升了2度,井水也自然涌了上来。这些现象让冉广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宣布全县上下快速进入临震状态,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震措施。
1976年7月28日,唐山和青龙都发生了大地震。然而,在同样震级下,唐山几十万人死亡,青龙县却没有太大损失。全县上下毁坏房屋1.8万间,完全坍塌7300余间,但只死了一人。这就是冉广岐坚持下创造出来的避震奇迹,也是我国在全世界避震史上的唯一一次避震奇迹。
为了纪念这次地震预测和冉广岐的贡献,1996年,我国把这次成功避震案例称为“青龙奇迹”,联合国也为冉广岐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冉广岐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精神的赞扬。
冉广岐在唐山地震之前就一直在关注着地震知识。他深知地震的危害和预测的难度,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地震预测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在1974年之后,他一直坚持学习地震知识,还专门托人带来了《地质力学》,研究了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有了理论知识之后,他还在青龙县设置了十几个地震观测点,对整个县城进行全面检测。为了避震,他可谓是做到了事无巨细。
在决定发布临震预报之前,冉广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他深知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和舆论压力,但他更清楚的是,如果自己不这样做,一旦地震真的发生,将会给全县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他毅然决然地作出了这个决定,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担当。
冉广岐的勇敢决策和无私奉献精神不仅在当时挽救了无数生命,更在后来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和传颂,激励着更多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总之,冉广岐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员和英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和担当。在唐山大地震期间,他勇敢地选择了冒险一试,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青龙奇迹。这一壮举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勇气。
因此,当我们听到“冉广岐被判几年”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误解或谣言。冉广岐并没有被判刑,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英雄。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