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绿鲸App是由见鲸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功能英文文献阅读与管理工具,专为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研究机构从业者设计。软件集翻译、笔记、文献管理、写作辅助、AI解析等功能于一体,支持PDF、Word、TXT等多格式文献导入,覆盖选题、实验、写作、组会汇报四大科研场景,实现手机、平板、电脑多端数据同步,助力用户高效完成文献阅读与科研工作。
小绿鲸App以提升科研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智能翻译引擎、结构化笔记模板、云端文献管理等功能,解决科研人员在外文文献阅读、知识整理、论文写作中的痛点。用户可免费下载基础版本,部分高级功能(如全文翻译、AI解析)需付费解锁。软件支持安卓5.2及以上系统,兼容Windows/macOS电脑端,提供全中文操作界面,降低使用门槛。

1. 多引擎学科翻译
内置鲸译AI学术引擎及Google、有道、360、金山等五大翻译引擎,覆盖113个一级学科术语库,支持划词翻译、全文翻译、截图翻译。用户可自定义术语库,修正翻译结果,确保专业术语精准度接近真人水平。例如,医学领域文献中的“CRISPR-Cas9”可自动匹配生物学科惯用译法。
2. 结构化笔记与思维导图
提供大纲式笔记、思维导图双模式,支持10余种科研场景模板(如实验设计、文献综述)。用户可边读边标注高亮、下划线,直接拖拽文献内容生成笔记,并关联至特定文献。例如,阅读材料科学文献时,可快速提取实验条件、对比结果,形成可视化分析框架。
3. AI智能解析与写作辅助
接入GPT-16K超强模型,支持文献摘要生成、智能问答、语料改写。用户可收藏优质语料和引文,形成个人语料库,写作时一键插入参考文献(支持APA、MLA等格式)。例如,撰写论文时,直接调用文献库中的实验数据,避免手动录入错误。
1. 跨场景文献管理
支持无限级文件夹分类、标签筛选、智能搜索,自动提取文献题录信息(标题、作者、期刊、影响因子)。用户可按时间、分区、重要度标记文献,快速定位核心资料。例如,组会前通过“高影响因子”标签筛选近期关键文献。
2. 多端同步与云端存储
文献、笔记、术语库实时同步至云端,支持平板手写笔记与电脑端无缝衔接。离线模式下仍可阅读文献,联网后自动更新数据。例如,实验室使用电脑标注文献,通勤时用平板继续查看。
3. 速读与图片解析功能
提供图片速读、方法速读模式,自动提取文献中的图表、实验流程图,支持图片原文对照阅读。例如,快速浏览纳米材料文献中的SEM图像,无需逐页查找。
1. 操作便捷性
全中文界面设计,拖拽式文献导入,3步完成基础设置。新手可通过内置教程快速掌握划词翻译、笔记模板等核心功能。
2. 翻译精准度
学科翻译引擎结合上下文语境,解决通用翻译工具的专业术语错译问题。例如,将“machine learning”在计算机学科中译为“机器学习”,而非字面的“机器学习”(通用引擎可能误译为“机械学习”)。
3. 知识整合能力
跨文献关联功能通过关键词或标签链接不同文献的笔记,构建个人知识网络。例如,将“锂离子电池”相关文献的笔记整合,形成专题研究库。
4. 写作效率提升
语料库支持多条语句在线改写,引用句子自动溯源至原文文献。例如,改写他人研究成果时,系统标注出处并生成规范引用格式。
5. 安全与隐私保障
采用端到端加密传输,文献存储于私有云服务器,支持定期导出笔记为Word/PDF格式双重备份。
- 用户反馈:科研人员普遍认可其学科翻译精准度与笔记模板实用性,尤其适合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术语密集领域。组会场景下,全文解析功能可缩短文献准备时间。
- 对比竞品:相比Zotero(需插件配置)、知云(翻译质量普通),小绿鲸在翻译引擎多样性、AI辅助深度上表现更优,且多端同步稳定性更强。
- 改进建议:部分用户希望增加批量导出文献功能,并优化移动端手势操作(如双指缩放文献)。
总结:小绿鲸App通过垂直化设计,深度贴合科研人员需求,在翻译、管理、写作环节形成闭环,是提升学术效率的“全能型工具”。
展开 +
收起 -
167.13M立即下载
175.05M立即下载
172.96M立即下载
41.91M立即下载
30.42M立即下载
41.74M立即下载
27.70M立即下载
54M立即下载
53.90M立即下载
41.75M立即下载